在陕北,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在正定,他实现了改善农民生活的承诺;在80年代末的宁德,他说“当官不要想发财”。让我们跟随这些微视频,一起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
梁家河篇
出身于革命家庭的习近平15岁的时候去陕北农村插队,在7年的摸爬滚打中,实现了他从格格不入到和老百姓融为一体的转变。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很彻底的过程。>>《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我很自豪,自己能够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里,家庭有很严格的革命传统教育,总是讲孩子们不要放在温室里,要经受大风大浪。
习近平:我的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
我觉得在我一生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两种人,一种就是革命老前辈,一种就是我那陕北老乡。
记者:这种历练对您今天有什么影响?
习近平: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点击收听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
正定篇
上世纪70年代,正定县当时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学大寨先进县,是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最早“上纲要”(亩产400斤)、“过黄河”(亩产500斤)、“跨长江”(亩产800斤)的县,曾以我国北方粮食高产县而名扬一时。头戴高产的帽子,其实很多人家连温饱都没有解决。
如何让正定人民尽快富起来,是习近平一直思考的事情。1981年底正定县人均收入每天只有4角钱,农民辛苦干一年,连买油盐酱醋的钱都不够。
1983年初,在习近平的主持下,县委县政府出台《招贤纳士九条规定》,刊登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上,吸引众多有志之士自愿来到正定。习近平还亲笔书信给全国各行各业的一百位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写去一封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愿意来到正定,为正定发展贡献智慧的专家很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经济学家于光远,河北化工学院名誉院长,老教育家潘承孝等专家学者。当时世界著名的眼科专家张晓楼,不顾年事已高,身有疾病,多次带着专家学者来正定培训业务人员。习近平同志根据正定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调查研究,为正定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个发展战略,那就是走“半城郊型”的经济发展之路。
事实证明,“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对于正定来说是正确的道路,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习近平: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还是一个能够自己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为了一个目标去实施的人,而且现在还在继续坚持着。我也希望我一辈子能够坚持下去,做成我既定的人生的事情。而这个事情我觉得不多,最多就是这么一件事,我想就是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习近平在正定》
宁德篇
李金暄(时任宁德地委办政研室副主任):他来这里第一次作报告,一个月左右干部开大会,第一次作报告就提出来,你当官不要想发财,发财不要在这里当官,熊掌和鱼不可兼得。
张经喜(时任宁德地区纪委副书记):习书记刚到宁德没有多久,就和市委有关领导一起到九个县调查研究,包括一些乡村、一些企业、一些学校、一些机关,总共调查研究一个月时间,他听到的东西很多,其中就有群众反映干部乱占地建房问题。
反应比较强烈,议论比较多,所以习书记下决心就把清房问题,作为惩治腐败的突破口来抓,亲自抓。
习近平:我就问当时的一个纪委副书记,我说你觉得老百姓意见大不大?群众意见大不大?大。是不是当前影响积极性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将近三百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两三千人该得罪?他说那当然是宁肯得罪这两三千人。我说那咱们就干,要干就干成,义无反顾,开弓没有回头箭。
记者:事后这些被处理的干部还恨你吗?
习近平:对我没意见,而且我走的时候也还是难分难舍的,因为我觉得他们觉得我,确实不是为了自己,我跟他们无冤无仇的,我就是在那儿讲一个公道,我们干部不要去伤害人民的利益。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