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经济日报》第10版“智库”专刊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积聚新动能”专题刊发系列文章,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常江教授应邀约稿,从保护和利用好工业遗产资源的角度进行研讨,撰写文章并获得发表。
老工业基地曾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做出突出贡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健全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支持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城市更好解决自身困难,更好发挥支撑功能,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常江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遗留在老工业基地的工业遗产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是传承和弘扬工业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是科技、艺术和社会变迁的实物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日益重视,全国目前登记在名录中的国家级工业遗产数总计648处,对工业遗产的关注正从边缘走向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中心。现阶段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作为资源的“激活”和“重生”,不仅需要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更要考虑工业遗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通过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挖掘这些历史宝藏的深厚价值。保护和利用好工业遗产资源,应遵循如下原则:增强对工业遗存的遗产化研究,包括普查、识别、登记以及建立分级保护机制;做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制度设计;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增强大众教育,鼓励公众参与。
《经济日报》是由国务院主办的中央直属党报,是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全国经济类报刊中权威性、公信力最强的报纸。常江教授的文章获得发表,体现了我校太阳集团tcy8722及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资政服务方面的特色优势和行业认可。